第三章(2/2)
而此时立在茶寮棚外的几位公子哥也不知不觉走近了些,挤挤挨挨凑在一块儿仔细打量着屏风后的人,似乎想穿透屏风看清个一二三四五。
唯有那位面容憨厚的公子摸了摸头,转头左看看右看看,面露疑惑之色,似乎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那位倚在马儿身边的少年公子,眼角在都尉脚上不起眼的圆头靴上飞掠而过,狐狸眼长睫低垂,敛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异彩,丝毫没有半分讶异之色。
这圆头靴看起来平平无常,可却瞒不过他,那质地与样式分明是军中之物,那靴口上绣的暗色碧波纹更是明明白白告诉旁人他江南水军的身份。
只其他人可就不像这位少年公子一般平静无波,一个个儿的早便开始自报家门,就连紫袍公子也抛却了先前顾忌,语气亲热地与叶蓁蓁攀谈起来。
紫袍公子面上微带笑意,眼中傲然自矜之色满满,口中却亲热道:“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哦?”
一家人?
叶蓁蓁看了看张妈妈一眼,却见张妈妈摇了摇头。
紫袍公子闻言,矜持道:“家祖陈讳明山,蒙圣上不弃之恩,以燕山侯之身兼右仆射之责。在下陈致文,与慧仁宫良贵妃同出一房,乃是燕山侯府长房长孙。”
果然家族显贵荣耀至极,只是这番自我介绍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只听陈致文又道:“家祖与令舅父同殿为臣,虽然政见略有分歧之处,但皆为圣上效力,自有一份深厚的同僚之情。良贵妃与昭懿贵妃一同侍奉当今圣上,彼此间十分融洽亲厚,说是亲如姐妹也不过了。两家之间,可说是十分亲近的。只可惜令尊一片丹心,家祖十分敬仰,只恨未能神交......女君若不嫌弃,当可唤我一声世兄,日后若有难处只管来找我便是。”昭懿贵妃,是叶蓁蓁的娘亲为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
陈致文这话说的令叶蓁蓁心中暗暗皱眉。
若是路过此处,偶听了这么一言半语的人。怕是要以为英国公府对叶蓁蓁如何不好,竟致于她有难处时,还要仰仗外人。
若是传出去,英国公府倒先要背上一个苛待外甥女的名声。
这到底是他心思单纯,无心之失,抑或是有意而为,暗暗踩英国公府一脚?
松烟领着一并大小丫环站在一旁,只默默垂首屏息而立,衣袂摩擦声在这安静的狭小空间里,也足够刺耳。
张妈妈一动,向前微探的身躯变得正襟危坐,她脸上来不及卸下的微妙表情便被叶蓁蓁收入眼中。
叶蓁蓁心中微动,道:“多谢陈公子美意,只是小君寄居外祖家中,小君虽未见过外祖母,却听先妣说过外祖母她老人家慈爱宽厚,对小辈十分体恤。况且女孩子家,日常不过些针头线脑的小事儿,自有外祖母她老人家为我费心操持,恐怕要浪费陈公子一片心意了。”
张妈妈绷紧的下颚,微不可见的松了松。
陈致文一噎,眼中恼怒之色一闪而过。他只讪讪的笑了笑,一双不大的眼珠子转了转,嘴角一勾,洒然笑道:“女君与我不熟,难免客气,我这儿却有一个人与女君颇有渊源。”他声音顿了顿,引得众人不由好奇看来。
那生了一双狐狸眼的少年公子闻言,眼中飞快闪过一丝嘲讽,面上却维持着于方才一般无二的懒散神情。
不提乳娘、松烟等一并从小服侍他的人,就是叶蓁蓁也生出几分好奇来。
自小生在江南,纵然娘亲从前常常带她出门交际,见的却都是江南官宦、世族的夫人小姐们,至于少爷公子,她的确见过几个,只不过不是尚在襁褓便是方才呀呀呀语的小胖娃......
难不成是亲戚?
可论父系乃是五代单传;母系嘛,只看看张妈妈此时疑惑的脸色,便也清楚了。
陈致文也不等她回答,侧了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亲亲热热的唤道:“怀瑾兄,你不是说在瀚北时叶将军对你照顾颇多吗?怎么见了叶将军的女儿,你倒不肯上前?”转了头,仿佛怕叶蓁蓁意识不到此人身份似的,含了笑道:“女君,这一位便是咱们大郑有名的少年将军容怀瑾容琛,”他拖长了音调,“堂堂辅国公家的三公子,皇后娘娘的亲侄儿,皇上更是亲口夸奖‘吾家麒麟儿’。当日女君父亲在瀚北之时,对容三公子亦是颇多欣赏。”
还不等陈致文的话说完,屏风内众人的脸色已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