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来自中南海的高指令(2/2)
刘成辉斜睨了他一眼,那种军人天生的威严顿时倾压在简铭身上。他没有说话,简铭却心头一跳。他暗骂自己:怎么就忍不住把这些话说出来了?那可是国防部长!
简铭心头有点忐忑,没成想刘成辉居然回话了。他淡淡收回视线,说:“他们没有选择,我们也没有选择。如果真的狠得下心,总理也不会这么久还没出来了。”他脸色有点黯然。
他们今天来,就是来要总理的最高指令。
一年前,国家气象局预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南极圈内异常升温,加快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全球变暖趋势。这件事原本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现在全球变暖是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现实,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那样。但很快,南极大陆常年不化的冰川一寸寸的消融,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印度洋中的一串明珠——马尔代夫群岛最先被淹没,这个可怜的国家举国搬迁,马尔代夫政府花巨资向印度、斯里兰卡购买了几块无人居住的荒地,才总算安置下三十多万的居民。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温室效应以它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吞没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沿海地区大多是各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部分,自然给各国经济带来了重创。中国也不例外,甚至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东南沿海遭遇的损失,不亚于美国东海岸。
等到地方政府终于压不住民怨沸腾的态势而惊动了中央高层时,台湾、福建、江浙等地区60%的地区已经被大水淹没。
中央几乎是立刻成立了国家应急行动小组,□□总理任组长。几个月来,无数专家学者、政府智囊团,甚至民间智库都提出了各种方案、计划,中国政府也与美、俄、欧盟方面有所沟通交流,可惜没有一个解决方案被证实是有效的。与此同时,海水还在不断的向内陆蔓延。
现在,各国虽然名义上还在研究解决方案,但知道内情的人大多已经绝望了。因为在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南极的异常升温,在物理上是一个简单到初中生都明白的模型,不过是温度升高引发冰川融化而已。人类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研究清楚,如何去减弱温室效应,如何去缓解全球变暖,但人们花了几十年也没有做到的,是付诸行动。
人人都知道使用空调产生的含氟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可夏天该开的还是开了一晚上;人人都知道多种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可是林场锯树的轰鸣声没有一天停止过。
政府竭力压下了舆论,受灾地区之外的民间,了解形势之危急的人不多。简铭是北京一所理工大学的气象学客座教授,原本只是校友,后来出国深造后在几本在业内很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收到了母校的邀请。回到北京后没多长时间就和同校十几名教授一起被中央几位大人物召见,他这才知道了情势的危急。
原本这样令人绝望的情况他是没有机会提出什么有见地的意见的,但他偏偏脑子里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这个想法他不敢告诉别人,也不敢以身试险,只好默默吞在肚子里,但他偏偏在一次喝醉酒的时候走了口风,让同桌喝酒的一个教授听了去。隔天他醒来后立刻找到那个教授追问,听到那人再三保证没有告诉别人,他才放心。可是一个星期前,突然有几个穿军装的找上门,要求立刻带走他,简铭那颗惴惴不安的心突然落了地。或许,他自己内心里也很想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吧。
也许真的是束手无策了,简铭才见到国防部长,就被要求一周内做出了详尽的计划,接着就被带到了中南海,只等总理的最高指令。
简铭正胡乱想着,眼角余光扫到身边的刘成辉突然站了起来,他心里一跳,抬头就见会客厅的门已经被拉开,一个身穿正装、头发黑亮的中年男子和刚才那位女秘书正走过来。他连忙站起来,心知这便是总理了。
总理不疾不徐的走过来,先跟简铭握了手,才拍了拍国防部长的手臂,示意两人坐下,接着他自己也和女秘书一起坐在两人对面。
“刚才我和主席通了话,他也知道‘征程’计划,也问了相关的事项,”总理顿了顿,“他说,这个计划很好,可以继续做下去。他对那些献身祖国的孩子们表示感谢,他们是国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