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楔子)(2/2)
世间之事,总因隔阂而陌生,陌生而猜忌,猜忌而敌对。三十年无盟会,五国间既无正式沟通,难免私下里各自活动,加紧利益争夺。据中神帝国各武府发来的消息,近三十年,五国间的武斗多达七百多次,死亡人数超过三百人,其中有近一百人是贤师境界以上的武者,可见武斗升级趋势越演越烈。政事荒殆如此,难怪世人怨声载道说:龙神无德,何不早死耶?
中神帝国帝师许久逢,率巡牧萧心、郑同和、英伟岸,佐使闵波、段康宁离去后,黄帝是闲召开会议,巡牧秦未泯、尤奇,佐使荀常意、余恨、海里蛟、梁尚、宋福根、徐图之、孔学义等与会。
是闲道:“帝师离境,轻车简从,不知何时能功成归来,倘若途中遭遇不测,如何是好?”
佐使余恨道:“是帝多虑了,帝师武道精深,睥睨天下,虽说龙神不知所踪,未昭告天下,但天下人皆知许帝师乃是下代龙神之选,谁敢忤逆?且随行萧巡牧、郑巡牧、英巡牧,皆是以一当百的英雄。我所担心的反而是龙神或有不测。郝命喜神仙之术甚于武道,说不定一直都藏在某山中炼铅问汞,若是试丹一不小心,毒发身亡,我们如何能打探出踪迹?如此惫赖之龙神,对我中神帝国实是不利。依我看,不如择日召开会盟,议定许帝师下代龙神之位。还望是帝准允。”
海里蛟、梁尚等人纷纷叫好,是闲默然,未置一词,却看向荀常意。
荀常意与是闲同出明庸武府,在中州,明庸武府较之问心武府要低一个层级,两人都是经过了争射台比武胜出,才进入的中神武寺,所以彼此情同手足。
荀常意道:“余佐使此言差矣。”
余恨轻轻哼了一声,微微侧脸,略显不耐。
荀常意毫不在意,接着道:“中州地域狭小,许帝师不日就将进入其他方国,如此暗中寻访龙神,便是给险恶之人下手之机。众所周知,五国武者虽然都在各国注册,但武者令牌通行天下,世人难分敌我,难免有宵小混迹各国,司间作之事。”
是闲点头问道:“依卿看,如何处之?”
荀常意回道:“不如由是帝诏令方国,言明帝师访龙神之事,要求各方国沿途驿栈接驾,一来,是帝可随时得知帝师消息,二来,即便有宵小发难,各方国也难逃其咎,反倒能震慑间作,不给他们下手的机会。”
徐图之闻言叹息道:“如此劳师动众,事后我中神帝国就欠着各方国人情了。”
余恨道:“我道荀佐使有何良计,原来是明示各国许帝师已离境,好让他们趁机前来挑衅吧?一旦各方国圣明境、神通境的高手,化装成武府的执令,轮番前来挑战,将如何?”
飘渺境的武府是各州管理机构,设有府尊一人,由帝师任命。官总三人,由武帝任命,官总主要负责武府及各州政事,管行政。官总下设执令五人,由府尊任命。执令实为武府的老师,管传习武道,又是迎接各方挑战的中坚力量。
此外,各方国的武府每年年底集中最高武学境界的执令、武者,举行一次大比,凭胜负场次决定各方国进入中神帝国武寺的名额,第五年总评,在各方国历年挑战的获胜者中举行比武,胜者晋升为中神帝国武寺的五巡牧、十佐使。五年总评的败者,各回方国任事。
本届中神帝国武寺中:五巡牧仅萧心来自西贺帝国,十佐使余恨来自南单帝国,梁尚来自西贺帝国。余者都来自中州问心武府或明庸武府。尽管仍是中州武者掌控朝局,但十五人有三人来自其他方国,也是中神帝国自立国以来未有之事。
宋福根上前,施礼道:“是帝,许帝师一行的人身安全最重要,依在下看,不如诏令四方国各武府,要求他们暗中接栈护驾,有功者,赏赐五年总评名额一名。有过者,罚没五年总评名额一名。这样一来,既保护了许帝师的安全,又免于各武府频繁来中州武府挑战。”
余恨又轻轻哼了一声,微微侧脸,略显不耐。
随即余恨又露出笑容,回道:“是帝,宋佐使此法,看似拿五年总评名额做人情,实则两厢兼顾,有了名额赏赐,四方国接驾起来,就不会埋怨咱们劳师动众了。而且,赏赐出去的名额,可以不占用正常的挑战名额,无非是在五年总评时多出四人而已。只是要叮嘱问心武府,务必精专于道,千万别在五年总评中战败,失了自己的名额。”
是闲点头道:“如此甚好,呈上黄帝玺绶,即刻下诏。”
是闲对问心武府是有信心的,何况,就算问心武府有差池,不还有明庸武府嘛。
作者有话要说:请大家点个收藏。是部轻松幽默的小说,故事情节也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