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陈北望(2/2)
李十四捧着一杯茶,淡然的喝着。如果不是偶尔视线仍然飘向功德房的方向,真以为他是专门来喝茶的。
不仅如此,随着太阳升高,张嘉树周围还出现了好几个熟面孔,都是早上在功德房门前见过的,此时都换了便装,坐在了茶馆里。
其中应该有些个是与李十四在御宴上互相结识过的,不过两相见面,都只是微微点头,没有走近打招呼。一群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功德房那里。
快正午的时候,功德房都进进出出数百人了,张嘉树还是没有看到疑似陈朔的身影,心里不免疑惑和着急。
回忆了一下当初在忠嗣院时陈朔做事的风格,夫子布置的功课,陈朔向来是第一时间完成,从不拖延,更别说像张嘉树一样拿以前写的作业顶替了。张嘉树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怕不是、该不会陈朔昨天已经来过了吧?!
正在张嘉树遗憾没昨天就和李十四过来看看,正打算这就回去下次再找机会时,李十四拍了一下张嘉树肩膀,冲张嘉树努了努嘴,眼神指向功德房方向,轻声解释道:“那就是陈北望,纯阳宫那个。”
不用李十四介绍,张嘉树顺着李十四眼神的方向,运足目力,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庞。
果然是他。
所以自己来京次日没有认错,与自己擦身而过的就是陈朔本人。他当时好像是往侯府街方向走,没听说陈家在侯府街有故交啊?难道…
本来还以为清虚道长刚过世他当时必然在观止山上,不可能出现在京城。原来他参加了武举,那天武举刚过,他还留在永安城。所以去侯府街是为了告别,当天就回了观止山?
真正确认了的时候,要说内心毫无波动是假的,毕竟有个朋友时隔六年还不忘自己,可见义气深重。只是张嘉树目前情况不便与他相认,况且那件事还没调查清楚到底是谁透露出去的,张嘉树心里始终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算了,在还没查清楚真相之前,自己以后多加注意,绕道走吧。若是与他无关,以后自己负荆请罪便是,想来以陈朔的志向和度量,应该是会轻易原谅自己的吧?
不过陈朔居然不仅当了纯阳宫掌教和大庆国师,还换了个名字进了栖梧司,他是终于拗不过家人,开始习武了?纯阳宫已经人少到需要掌教出山充数了?真是世事难料。
张嘉树一番内心波动和面色变化,李十四是一点都没注意到的。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功德房大门,想要见识见识以养气著称的纯阳宫弟子在发现功德任务的真相后是什么表情。
张嘉树起身,招呼了李十四一声:“走了,吃饭去了。”
李十四收回视线,嘟囔道:“别急啊,等他出来。”
张嘉树诧异,“都看了一个早上了你还没看够啊,以纯阳宫的慢性子,没一个时辰怕是出不来的。”显然后半句是信口胡诌。
纯阳宫别的人张嘉树不知道,但陈朔并不是个慢性子,相反,他效率极高。再不走人怕是就要出来了,张嘉树此时并不想再见到陈朔。
走在路上,李十四忽然说道:“那陈北望我感觉性格还行,御宴那会儿虽然话不多,但也应该挺讲义气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纯阳宫的人,以后也一起去北地,要不到时候我给你介绍认识一下,兄弟给搭条线呗。”
搭条线?让陈北望进自己队里?以后一个值房办公?就算一眼认不出来,相处时间长了肯定会暴露吧。况且,自己能一眼认出来陈朔,张嘉树不相信以陈朔的敏锐,会不能在第一时间认出自己。
必须想办法拒绝,还得有理有据。
“第一次见到纯阳宫的人?前不久纯阳宫陈掌教才进京。”张嘉树说话的时候心情有点复杂,不过也不指望李十四能通过这一句话就能发现纯阳宫掌教陈朔与纯阳宫弟子、栖梧司新人陈北望是同一个人。毕竟大多数人除了知道纯阳宫掌教姓陈以外,并不知道陈掌教名讳。
自开国以来,纯阳宫掌教基本都姓陈,唯一的例外就是刚刚过世的纯阳宫第九代掌教清虚道人。清虚道长是纯阳宫八代掌教、陈朔祖父的开山大弟子。纯阳宫第八代掌教英年早逝,死时幼子只有三岁,不能胜任掌教之职。经过纯阳宫和皇室的共同认可,最终清虚道人成为了纯阳宫第九代掌教。
不过陈氏纯阳宫一直深入人心,即使清虚道人当了四十年掌教,大多数百姓以及年轻经验不足的江湖人还是会想当然的认为纯阳宫掌教从来都姓陈。
“那不是当时在执行任务吗?我都没有看见陈掌教。”李十四解释道。
你不执行任务也看不到,我早就打听了,陈掌教是坐马车进城的,进城后一直没往外探过头,除御宴露了一次面以外,就没出过灵济宫。因此除了有资格参与那次御宴的朝臣,其他根本就没人见到过陈掌教相貌。
“原来是早有预谋。”张嘉树暗自腹诽。
张嘉树侧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十四,把李十四看得都以为自己脸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他抬手抹了一下,什么都没发现,奇怪地回望着张嘉树。
张嘉树这才开口道:“陈北望长得‘只能算是周正’,为了避免拉低队伍水平,给日后可能会入队的师姐师妹们造成不好的印象,就不收进我们队伍里面了。”
李十四深以为然,也不再提要与陈北望在一同北上之前加深感情的事情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借用了一下: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探花郎一开始是要在园内寻花采花的。
PS.可怜的李十四,本来是清冷剑客的形象设定,结果就是因为出场太早了,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经常被强行抓包活跃气氛,已经被写成了活泼热血包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