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波斯之旅(1)(2/2)
好不容易等到早朝结束,一个个臣子都井然有序的尽数退去,狄奥多西万分疲惫的用手撑着头,看着空无一人的殿堂,想着最近发生的事,直犯愁。
这些天来他都被烦透了。刚坐上皇座时他确实壮志凌云,力求干一番大事业,但4年下来,他日夜操劳,亲自批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几乎没怎么休息过。现在才37岁,几条皱纹就攀上了他英俊的脸庞。
记得刚登基时,他就遇到了个棘手问题。那时西哥特人刚刚赢得亚德里亚堡会战的胜利,气势正高,势头如风卷残云一般直指而下,导致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躁动不安,再加上他一上任就由于身份特殊而造成多方的猜忌和不服,根基十分不稳。
当时的他断然采取决定,立刻率领军队攻击西哥特人,由于他的深谋远虑和凡人无可比拟的军事才能,经过4次决定性的胜利,他终于打败了哥特人,也赢得了军队死心塌地的效忠。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艰辛。为了能一举挫败哥特人的嚣张气焰,他动了很多心思,天天彻夜不眠的图谋划策,他甚至还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两方发布作战胜利的信息,以磨损哥特人的士气,助长自己一方的豪情。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西哥特人果然在短时间内不敢有异动,与罗马签订了休战协议,他也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为之松了口气。
谁知纵然外部问题解决了,还有私人问题尚未处理。
他还没清净几天,就听内侍传报说宫门外有一个牵着个五六岁大的小男孩的漂亮女子硬是要进宫,还说那个孩子是他的。
狄奥多西黑着张脸接待了那个女子,事实证明这个女子的确是他所认识的,他也的确染指过这个女子,那么女子身边的小男孩就很有可能真的是自己一夜风流的沧海遗珠了。
由于当场目击者繁多,注重名誉的狄奥多西不愿意落下笑柄,也不愿意自己一直以来的光辉形象受到玷污,所幸他还没有婚配,就干脆取了这个女人,且布置了盛大的婚宴以掩盖四处横飞的流言蜚语。
那个女子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做了皇后,连带着他的儿子阿卡迪乌斯也成了太子。
狄奥多西此时料理完了外部内部的大事,但仍然不是无事一身轻,相反,劳累指数丝毫不减。
因为大问题解决了,小问题却连连不断,接踵而来。
自古以来,关于宗教,税收,土地分配,外贸以及边境时常发生的小规模战争等问题一直处于未解决状态,反复无常,无休无止。
狄奥多西也毫不例外的为这些公事所困扰着。
于是他还是得每日每夜的忙碌着,一点也不敢怠慢。
现在内部总算稳定下来,北方的日耳曼人也不再发动大规模战争,各人士逐渐从心里接受他这个皇帝了,但不久东部又出乱子了。波斯人似乎是嫌自己还不够忙,趁着罗马帝国无暇东顾之时,就狂妄的想要占领亚美利亚。
这当然不行,所以一接到消息,狄奥多西就知道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难题。其时北部日耳曼民族仍旧很不稳定,让人极不放心,况且刚刚打过大仗的罗马帝国兵马疲惫,损失惨重,各被破坏行省也还没有完全整顿恢复过来,他又怎么能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发兵波斯呢?
狄奥多西想,看来这件事只能在言语上解决了。但是由此又衍伸出来一个问题:该派谁去合适呢?
刚上位不久的他尚未完全掌握朝堂上的局势,没有收罗足够既忠诚又有才华的文臣武将,此番一行还真是没有太多合适的人选。
他想到约维安,这个很久以前就因为做两个义女的教师而与自己熟悉的人的确足够可靠忠诚,且才华横溢,但他毕竟年近古稀,人老体衰,波斯一行异常遥远,狄奥多西实在不想为难这个已是风烛残年的老头。
那,还有谁能胜任此职呢?狄奥多西的手指轻敲着桌面,一个个人在他的脑海中轮番浮现,又很快被排除在外。
这个人,要很善于辩论,遇事镇定自若,要忠于自己,而且还要年轻……
突然,一个人影拂过他的心头。
对,就是他了!狄奥多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我承认,第一段是兰陵里的,不过是不是vivi写的不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