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重生(2/2)
总督偷眼瞥见,心领神会。
雍正十三年四月,两人相携回京。允礼带着蓉蓉求了高僧的祝福,心中甚是满意。办起事来也格外尽心。雍正似乎早就忘了有个女人,竟是提也不提。
雍正十三年,五月,上命果亲王值办理苗疆事务处。
在此期间,原本受允礼诸多照顾的傅恒亦常来王府,蓉蓉发现他练的功夫,便把心经传授给他。嘱他好好联系。傅恒早从宫里探得零星当初的事情,已经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见蓉蓉此番温柔的嘱咐,眼眶一红差点没有掉泪。只恨自己不能相认,回去抑郁了很久。
允礼屡次被委以重任,颇有春风得意的味道,心情大好。时间转眼到了七八月间,天气入暑。早早的结束手头的事情,回到家来,听说蓉蓉已经休息,心中奇怪。
卧房中空无一人,只有蓉蓉高卧榻上。额头还有些微汗珠。缕缕微风透窗而过,满房间都是蓉蓉身上特有的清香。允礼觉得意乱神摇,俯身吻住睡美人,辗转反复起来。
蓉蓉从梦中醒来,却伸手拦住了他:“不行,今儿不行。”
嗯?允礼吃惊的挑眉。蓉蓉一本正经的样子不似玩笑。
掰掰手指头,蓉蓉道:“至少还有一个月不行?”
允礼不解的看看她,癸水?太长了?发生什么事了?
蓉蓉一笑,低头轻抚腹部……
啊?允礼倒吸一口凉气,真、真的?
“哦?果亲王又要添丁了?”雍正的背已经有些驼,一阵不期而至的咳嗽打断了要说的话。陪侍在旁边的谦妃赶紧为他捶背。半响儿才好些。
雍正继续说道:“是谁呀?”
“回皇上,还是早先的那位夫人。她的病已经被治好了。”
雍正点点头:“知道。这是个妖孽啊!可惜,十三弟去的早。老十四也没出息。这个老十七看起来是个懂事的。朕在的时候,她们到不敢怎么样,若有一天朕不在了,这些妖女不定要怎样鼓动你的叔叔们兴风作浪呢!”
后面的话是对弘历说的。雍正今天情绪不错,“都这么多年了,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没几个了。不过,照这样看,小十七似乎身体还不错嘛。”说到这里,雍正忽然笑了,“弘历,你说他会不会和你十六叔一样装病来骗朕的?”
弘历赶紧躬身示意不敢。
雍正却哼了一声,“不敢?他们什么都敢!要不是那个妖女的把柄在朕手里,十七他能乖乖的做事?现在竟然怀了孩子——还有孩子……”雍正顿了顿,神色突然变的复杂,喃喃自语了几句,脸色突然变的通红,呼吸也急促起来。
谦妃见状,赶紧取过红丸,服侍他吃下。雍正神色慢慢变缓,陷入昏睡中。弘历悄然告退。
十三年八月,雍正帝驾崩。允礼等人受命于前。
哀乐声中,蓉蓉扫视着熟悉的宫墙,不明白自己怎么总是选择皇帝死的时候进宫。这一次,又是为了什么?
养心殿里只有弘历一个人,作为新君,他已经换上了龙袍。不过,蓉蓉更吃惊的是他手里的遗诏。只有歪歪扭扭的四个字——赐、死、洛、蓉。
蓉蓉干脆站起身子,一手顶着后腰,半靠在一边,说道:“皇上可知,先帝为何如此?”
弘历摇摇头。
蓉蓉又问:“那皇上可知,贱妾与先帝是何渊源?”
弘历已经探得几分,却更想听她如何讲。并不说话。
蓉蓉只是简单的说:“当年贱妾曾是先帝藩邸旧人,一直奉先帝的指示,伺候十七爷。”
弘历毕竟年轻脸薄,立时明白是什么意思。尴尬的清咳一声。
蓉蓉笑道:“皇上恐怕还不知道,当年先帝受领遗诏时,贱妾亦曾参与!”
轻轻的一句话,仿佛点燃了一尊红衣大炮。弘历被震的身子晃了晃。先帝登基时,许多藩邸旧人或死或消息,民间早就传说与帝位之争有关。只是一直无人指证。想不到就在眼皮底下还有一个活人。
蓉蓉却道:“先帝一直视贱妾为不得不杀之人,却一直不曾动手,皇上可知原委?”
弘历嘴巴闭的紧紧的,脸部仿佛僵住一般。
蓉蓉忽而婉转一笑,“只因当年贱妾的一位朋友是除先帝外最后见到圣祖爷的。所以见到很多没有公开的东西,包括——”蓉蓉看看那张纸片,“这种临时的纸片。我那位朋友也是高人,一听宣读的诏书有些出入,便趁乱取走了最后的那张纸。”
弘历脸色苍白,袖管微微发抖。
蓉蓉道:“那位朋友是我的好姐姐。知道什么叫鸟尽弓藏,便嘱咐我善加收藏。我也保管至今。如果要是我死了,或者我那位朋友有什么意外,这个纸片可就浮出水面,那时是谁也挡不住的!”
弘历忍不住“哼”了一声,“胡言乱语!我朝盛世清明,这等妖言岂能惑朕!”
蓉蓉道:“皇上圣明。信不信在您,您若是不信,我现在就遵旨。您若是想想先皇对贱妾的态度,信了的话……贱妾自然不敢抗旨,只是请皇上允许贱妾为王爷留下这个根苗。”
弘历站在那里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才猛地抓住那纸片,背过身对洛蓉说道:“朕今日没见过你,你可记清楚!”
洛蓉低头应下,随着太监走出阴森的大殿。来到角门,腿一软,险些没有迈过去!
允礼见到蓉蓉,蓉蓉只是苦笑着把经过讲了一遍,最后才说:“看来,只有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