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风入罗帏 > 第三十章 女书史

第三十章 女书史(2/2)

目录

这几日,宫中在筹备梁瑾瑶的封妃大典。挑吉日,刚刚天亮,内銮仪卫先在延禧宫门外设皇妃仪仗,内监设节案、香案于宫内,正中东西分置册案和宝案。这时,皇妃梁瑾瑶身着礼服于宫门内道右迎候,接着,引礼女官引皇妃在拜位北面跪,并宣读册文、宝文。

梁氏瑾瑶,淑慎持躬,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今以册印、进封尔为淑妃。尔其祗承懿训,表正壸仪,奉长乐之春晖,勗夏清冬温之节,布坤宁之雅化,赞宵衣旰食之勤,恭俭以率六宫,仁惠以膺多福。螽斯樛木,和风溥被于闺闱,茧馆鞠衣,德教覃敷于海宇。钦哉!

梁瑾瑶受册、宝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内监捧节出宫。

阮天宇看宫中人等往来奔走,不屑道:“我父皇也不喜欢她,我看,她还不如姑姑你更配得上这个名号。”

花如雪惊得愣了半日,嘴终于合上:“小皇子……”她用眼神示意他又胡乱说话。阮天宇吐吐舌头,缩回身子盯着预习的书册。

广德殿,阮小楼面无表情地看着手中的信签:

“冯预欲求微时故剑,恳请陈国皇帝陛下放行。若愿得偿,魏愿与陈百年修好,共御蛮夷。”

阮小楼将信签搁置一旁。

继续批复奏折。看到兵部侍郎管英提出的兵制改革,提到之前的府兵和募兵制结合,减少弊端,互为补充。加强士兵体力和作战能力,定期军演,提升禁军和戍边部队作战能力。立即圈出做批示:“着兵部拿出细则。由兵部尚书督导,兵部侍郎管英督办。立即实施。”

事实上,梁陈这边,军队实力确实一向弱于魏国。

对付柔然这样的蛮夷,我陈国自有办法。

日理万机,他没有想到,冯预这个故人,还记得花如雪。

凝神片刻。

也不怪,像花如雪当日待他那样,醒悟了想来追回,也是可以理解。

只不过……我阮小楼的人,岂是你冯预一句话想带走就能带走的!

他脑海浮现出入夜时她伏案温书的身影,旁边坐着天宇……那对身影,仿佛是他梦中出现过许久的。水精帘动微微,明亮的灯烛下,是她悉心相视的笑容……

他没有打扰,悄悄退出。在干而冷的夜空下伫立良久,夜空高远,星子闪烁,沁凉的夜气包裹着他,那颗心却渐渐变得柔软安宁。

天宇没有娘亲疼爱,若是这天下有一个女子,可以视他如己出……

梁瑾瑶封妃大典的第二日修亲桑之礼。没有一步封后,甚至连“贵妃”都吝于施舍,梁瑾瑶也不气馁,或许国家初定,一切还需要静观待定,她知道自己需要努力,若是能诞下一个孩儿。自己在宫中的路必定会更长更好。

这些日子,眼见着皇上去小皇子的重华殿的次数明显多了,虽说也有朝堂渐稳的缘故,但不得不说,小皇子是系着皇上的一根线,当初让花如雪过去照顾皇子,或许真是错了……自己怎么从一开始就没有笼络好天宇这孩子呢。

梁瑾瑶心中忧虑,一日便在皇帝过来时随口提了下。想让皇子过来延禧宫住,就近照料。当然,她说原来在司马府时府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操心,在天宇小的时候没有和他多在一处照料看顾,现在宫里虽大,很多事情却是交给宫人去办就是了,反倒是天宇,作为皇子的教育很是重要,还有他的吃穿住行,奶妈到底年纪大了,还是她照顾着更为放心。

阮小楼还没有说什么,重华殿这边小皇子不知怎的听闻风声,很是恼怒。

花如雪见他今日一天都郁郁不乐,说话也很冲。

晚上吃了饭,两个人在灯烛底下坐定了才道:“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身有所忿(fèn),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阮天宇对《大学》已经熟悉了,花如雪看他默然不语,又继续缓缓道:“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阮天宇懑懑地叹口气。花如雪道:“心情不好与其郁郁不乐,不如去给父皇细细说一说你的心思。给他知道了,他才好做决断。而且,我看你父皇未必会答应啊。”

阮天宇高兴地跳起来道:“真的吗?如雪姑姑,你说父皇他不会听我二娘的吧?”

花如雪被他拽得歪倒:“停停!别闹!你要是不想去可以给你父皇说。但是最后你父皇怎么定,可不是你能决定的。可是你可以争取你父皇的同情!”她眨眨眼,悄声道。

阮天宇抱怨道:“二娘不喜欢我,打小就不喜欢,她这么做,肯定有原因。她根本不是喜欢我才这样做。我也不想去她那边,什么都拘束,叫人不痛快。”

花如雪笑点着他的额头:“无论二娘如何,你先做好孩子该做的。言行不可出错,要对自己负责。不能以别人如何为借口自己再犯错。君臣父子,你言行不错做好自己,到你父皇那里说话才有份量!”

阮天宇“噗通”一下软倒,脸上做无奈状:“好吧,天宇听姑姑的。”

花如雪抚着他的头道:“这样玩赖的样子在重华殿做做就算了,出去了,还是要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才好,众人才不会小瞧你这个皇子。”

阮天宇郑重地点头。

作者闲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