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2/2)
市里各单位里也组织了战队,轮班作业。财政局大院里,也挖起了防空洞,跟周围的地道连成一片,形成了庞大的规模。
.
椿芽戴着手套,运土挖土,忙得不亦乐乎。这种感觉让她想起了小时候,那时为了躲避土匪爹就带着他们挖起了地窖,她跟明瑜还在里面躲过一阵子呢。困难时期,那窖里藏了好些吃的,怕人瞧见了,现在窖口还封着,只在红薯窖里存了一些吃的。
.
部队这边也挖起了防空洞。
.
齐明瑜是身先士卒,每天累得直不起腰来。无论是他还是其他干部,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都在咬牙坚持着。学校也组织了学生,帮着运土运沙,做一些辅助性的劳动。阳阳和壮壮都参加了,每天弄得灰头土脸的,椿芽也顾不上埋怨了,家家户户都是如此,都在革命添砖加瓦。
.
到了十月,与北方邻国的谈判开始了。
.
气氛再度紧张起来。为了防止敌人搞突袭,全军处于戒备状态。这是防患于未然,也一举破获了敌人的阴谋。
.
后世分析了多种原因,对方之所以不敢贸然行动是因为我方的全民动员,有五百万军队驻守,外加上数千万民兵,真打过来只会陷入混战,最后两败俱伤。同时,我们还有两弹,并不比谁弱。打仗就是这样,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一旦进攻的架势摆出来之后,对方就没了底气。
.
*
这一年,在备战中过去了。
.
即便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前进的步伐仍未停止。水利工程再传捷报,历时八年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了。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利工程,既能调度航运,又能保障农田灌溉,还能发电支持工农业生产和民生建设。(注1)
.
椿芽明白这只是无数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建国二十多年,一举兴修了八万多座水库,一改河道淤塞、水患肆虐的局面,这是何等壮举?基础农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这种数据不仅仅是震撼,更是无数劳动者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
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和平,工人和农民用辛勤和汗水建设着家园,这些年有多不容易?一个新政权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虎视眈眈地包围着,随时都面临着被灭杀的危险。
.
每每回想起来,椿芽总是热烈盈眶。
.
在这个年代里,尽管有波折也走了弯路,可爱国主义情怀被凝聚起来,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汉奸卖国贼没有市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联想到后世,历史虚无主义混淆视听,任意抹杀那段光荣的历史,卖国汉奸言论喧嚣至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
---
注1:来自百科知识
*
(以下请忽略~)
*
霜降过后,天气见冷。
齐明瑜听到老太太总是咳嗽,就想起家里存着的那个方子。他给椿芽说了,椿芽就找了一张草纸记了下来。
他注意到椿芽的毛笔字写得不错,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就当场夸了几句。椿芽有些得意,这几年她一得空就练习来着,这是装点门面用的,逢年过节院门上贴着的对联就是她的手笔,就连村里的老私塾先生都夸她写得好呢!
见椿芽笑得眉眼弯弯,齐明瑜也绷不住笑了。
他想起昔日总是给妹妹矫正握笔姿势,还督促着她练字。椿芽给他的感觉,就跟妹妹一样吧?三年未见,还真是想得慌哪。这边离家乡很远,不知何时才能回家看看?
椿芽并不知道齐同志心中所想,见他高兴也跟着嘿嘿一笑。她捏着方子去找爹,说得了一个祖传秘方给奶奶试试。
姜茂山就摸出两串铜板,去镇子上给老太太抓了药。
两剂下去,果然见了效。姜老太太很高兴,说只要冬天不犯,还能再多活几年。姜长福也松了口气,他和老伴快七十了,算是高寿了,只要无病无灾就是福气。这样茂山他们也能省心一点。
入冬之后,天越来越冷了。
县保安团也不愿出城受冻,就缩在城里不肯动窝。这么一来,乡里倒是安宁起来。可椿芽却不敢掉以轻心。
历史经验告诉她,反动派固然可恨,那些帮凶爪牙却危害更大。她记得东平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就是被眼线举报的。在一九四六年的某个冬夜,县保安团围住了李家寨,一下子抓了七八个。最后,都被砍了头,挂在城门楼子上示众。一时间风声鹤唳,老百姓们吓得不敢进城,生怕被当成了嫌疑分子。而那些积极分子也纷纷跑路,再也不敢冒头,甚至过年都不敢回家。
那是一段恐怖的历史,阶级间的对立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血债血偿,即便解放后在镇反运动中揪出了告密者和凶手,可牺牲的同志却无法挽回。她不想看到这些,只盼着能早日解放。到了那时,他们一家就能过上平和而安宁的生活了。
出于救人考虑,椿芽把这个线索跟姜红梅说了。她不知道能否传达过去?只希望那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能活到解放的那一天。
*
就像椿芽预料的那样,危险总是不期而至。
这天清晨,天上飘起了雪花。村民们大多猫在家里,也没什么人出门。到了晌午,村道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那些躲在的外面积极分子也回家暖和了一下。姜红梅他们也随着游击队返回了村子。
不知怎的,椿芽却是坐立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她实在忍不住了,就裹上头巾去找姜红梅。
姜红梅知道椿芽有些特别,甚至能预测未来之事。听到她的担心,心中一凛,就去找梁队长。梁队长派人去镇子上打探消息,那人刚出村子就返了回来。
“不好了,保安团来了……”
消息一出,村里乱成了一团。这天寒地冻的,往哪里躲啊?游击队员和积极分子们顾不上多想,就冒着大雪往村后跑。一边跑,一边用扫帚抹去了痕迹。
村子里也是一番折腾。能跑的都跑了,没跑掉的就被堵在了村里。
姜茂山得了消息,就把齐同志和几个娃娃都弄到了地窖里,他和椿芽娘在上面应付着。椿芽很担心,让爹娘都下来。可姜茂山说:“咱家都下来了,反而惹人怀疑。再说,你爷爷和奶奶也得有人照顾……”
椿芽知道爹说得在理,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她和齐同志躲在地窖里,透过气眼听着外面的动静。有人在敲锣,让村民们都去村公所开会。齐同志神态自若,她搂着两个弟弟却格外紧张,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一阵吆喝之后,村民们顶风冒雪聚在了露天场地上。保安团带着村公所的人,一个一个地核对了人头,却是一无所获。又把几个眼线叫过来,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姜保长揣着袖筒子说:“这一阵子那些穷人头,就没见回来……”那几个有头有脸的也随声附和,说姜家村都听县里的,那些穷棒子翻腾不起来。
保安团不大相信,可没抓着人也不好断言。这趟出来还带着别的任务,不敢耽搁太久。瞅着雪越下越大,就离开了村子。
这一番折腾,村里的鸡鸭又少了一半。
队伍一走,村民们就骂开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这帮子混账东西,真是祸害老百姓啊!等到独立团打回来了,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们!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保安团又搞了几次突袭。
除了把村子搜刮了一遍,算是一无所获。姜家有秘密地窖,自然是有惊无险。直到后来,齐明瑜才从姜大伯那里听说,挖地窖也是椿芽的主意,说是为了躲避土匪。对此,他不得不佩服她的头脑,年纪虽小可心思缜密,即便是他也考虑不了这么周全吧?
椿芽的能力不仅仅如此。因为提前预警,李家寨惨案也避了过去。听说保安团连夜赶过去抓人,却扑了个空。那边的确在开会,可提前得了消息,开会的人全跑了一个也没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