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小村花到大军嫂 > 晋江独家

晋江独家(2/2)

目录

果果和杨树结婚后,就有了自己的小家。

.

他们也住在家属区,按照级别分到了一个套间,这就很不错了。徐大姐说:“老四啊,家里给你们留着房间,想回来了就住几天……”杨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着这个得听果果的,她说咋办就咋办。

.

果果出嫁了,家里就剩下椿芽跟明瑜两个了。

.

他们好一阵子不习惯,觉得屋里空荡荡的。阳阳和壮壮上学去了,爹和娘去了二林那边,说明年才能回来。这一闲下来,就开始琢磨事情。改革开放的春风就要吹起了,椿芽知道不能浪费这个机会,明瑜是军人,挣钱的事就交给她吧。她回顾了一下,就开始画图设计服装,都是比着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款式,只要批量做出来会很好卖的。

.

齐明瑜也开始写东西,想把自己掌握的技战术经验总结一下,形成一套军事理论供军中参考。这些年虽然是政治挂帅,可他的思想从未僵化过,也一直在坚持学习,还做了一些笔记。椿芽也支持他,说这些东西总结出来,很有价值。

.

就在这年秋天,齐明瑜向上级提交了几篇军事论述,在高层中广为传阅。还引起了军事学院的注意,老院长打电话过来把他夸了一通,还说:“明瑜同志,你的理论水平这么高,要不来母校做主任吧?”

.

“呵呵……”齐明瑜倒是没这方面的考虑。

.

椿芽听说后,心里一动。

.

再过几年就要裁军了,明瑜的年龄在那里摆着呢,想在机关里干到退休怕是不容易了。可去了军事学院就意味着离开,他们在部队上生活了半辈子,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了,哪舍得离开?

.

这个事得早做打算。椿芽跟明瑜一说,明瑜也是一惊,真要裁减那么多员额吗?想着昔日战友们哭着离开时的情景,就坐不住了。椿芽知道明瑜在部队上习惯了,去了地方上恐怕难以适应。再过两年外面风气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景象指不定会气成啥样子呢?这都是革命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可一夕之间就做了改变,岂不令人心痛?

.

齐明瑜有了考虑,就留意起来。

.

到了年底,军事干训学院筹建时,齐明瑜当上了院长,还被提到了副军级。这些都跟他写的那几篇军事论述有关,部里看了大加赞赏,就点了他的将。干训学院是军区和部里合办的,既归军区管,又直属于部里,离营区也不远,家都不用搬了。

.

椿芽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

她想,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吧?做学问是能做一辈子的,即便退居二线了,还能当名誉院长做顾问呢。

.

---

*

以下请忽略~~

*

*

一连几天,外面毫无动静。

姜茂山渐渐松弛了下来。他找人修好了驴车,像往日那般在田间劳作着。椿芽在家里除了做家务,就是照顾着两个弟弟。大林和二林很喜欢二表哥,常常跑到后院玩耍。

齐明瑜也喜欢小孩子,就倚着床头给他们讲故事。他口才很好,讲起来是绘声绘色,大林和二林听得津津有味,就粘着他不肯走。

椿芽见了,抿着嘴笑了笑。

心说,齐同志不愧为文化人,一肚子墨水不说还特别会哄小孩子。她见齐同志总是单腿着地在屋里挪动,怕影响到他恢复就跟爷爷商量着做了一副拐杖,让齐同志试试。

齐明瑜是欣然接受。这会儿他腿上的夹棍还未拆掉,就撑着拐杖在屋里练习。对这份情意,他无以回报,只想着快一点恢复好帮着姜家做点事。

这天,齐明瑜冒出了一个念头,想教两个娃娃识字。本以为他们还未到读书的年龄,不认得什么字。可很快就发现不光是大林,就连二林都会数数。他有些惊讶,一问才知道是椿芽教的。大林还得意洋洋地说:“二表哥,我姐姐念过学堂嗳……”

想不到椿芽还上过学?齐明瑜不禁刮目相看。

他的妹妹也在学堂里念书,算起来该去省城读女中了。如果不是早早地订了亲,恐怕会去念大学吧?妹妹很聪明,只盼着她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而他呢?如果不是家里订下了柳家长女柳怡秋,只怕会继续做那个白面书生吧?

可柳怡秋去了哪里?自省城一别就没了音信。不知道是接了秘密任务?还是光荣了?一想到这个,心就会疼痛。她是他的未婚妻,也是革命的引路人。如果不是她逼着,恐怕他还舍不得丢下书本离开学校。他不想被她视作落后分子,就毅然决然地弃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本想着能与她携手同行,谁想却是天各一方,生死未卜。

这两年他奔赴在山区,在枪林弹雨中早已忘了过去,甚至都记不起她的面容。可她对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最初是为了赌一口气而后来却真得成了一名革命战士,甚至还立了功当上了连长。这一回,在执行突击任务时负了伤,出于安全考虑上级并未透露他的职务,就连游击队那边都不晓得。

说到安全,不禁想到了椿芽。

这个小姑娘考虑问题可真周全啊,不但给他化了妆甚至把他变成了二表哥。想着这个称呼,不由得笑了起来。

“二表哥,你在笑啥呢?”二林趴在床前,好奇地问道。

“呃……”齐明瑜回过神来。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这般轻松?自从来到姜家,就有一种亲切感。看到椿芽就想起了妹妹,看到大林和二林就想起了居家生活。对他而言,这种生活已经很陌生了。自从离开了学校,他就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很艰苦也很有意义。虽然离父亲的期望是越来越远,可那份报国热情却激励着他,勇往直前。

再过几年,全国就解放了。到了那时,他心底所渴望的那种生活就要来了。想到这个,就看着两个娃娃说:“大林,二林,表哥教你们背诗吧?”

说着,就教两个娃娃背起诗词来。

不过几天,大林就发现了二表哥的秘密。那就是时不时地会发一会儿呆,跑一会儿神。他偷偷地跟姐姐说了,椿芽一听就笑了。

“大林,二表哥在思考问题呢!”她哄着大林说道。

“哦……”大林就像小大人一般点了点头,还蹙着眉头问姐姐:“姐姐,你也会发呆,是不是也在思考问题?等我长大了,也会发呆吗?”

椿芽听了一愣。

是啊,只要长大了心思就重了,就会对着天空发呆了。现在的她很少回顾后世了,那种生活离她越来越遥远了。她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她了,那个叫姜书婷的女孩就像活在一个虚幻的梦里,遥不可及。

*

部队走了,就没再回来。

县保安团的胆子倒是肥了不少,时不时地下乡清剿一番。游击队被追得东躲西藏,像梁队长他们,晚上都没睡过踏实觉。为了防止敌人端窝,一晚上甚至要换好几个地方。那些积极分子也是担惊受怕,不敢在村里呆着,逢到开会甚至躲到坟院里去。那边鬼气森森的,荒芜人烟,能安全一些。

姜红梅也跟着游击队到处跑。她还找到椿芽说:“保安团在镇子上安插了眼线,一直在打探伤员的下落,你和你爹要小心一点……”

“嗯……”椿芽是连连点头。

齐同志回到村里就没再露过面,他呆在后院里很少出屋。他们家拉着院墙,还算隐蔽。再说,后院少有人来,她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大林和二林嘴巴也严实,从不出去乱说。再说,齐同志那边的警觉性也很高,她把地窖的入口跟他说了,就在东间的柜子后面。若有个风吹草动,就躲到那里去。

对椿芽的安排,齐明瑜很放心。

他觉得椿芽考虑问题特别周密,远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所拥有的才智。他觉得她很特别,可看她平日里做事却又像普通农家姑娘一样。

而椿芽自从褪了仙姑的光环,就刻意保持着低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