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回调(2/2)
这种情况胡子爷爷明显有些幸灾乐祸。
工业化进程不可阻挡,但是大势确实在慢慢回调。这次是京城来人,他是来请沐先生回京城,还是回到卫生部工作。
“领袖做过指示,中医贡献大,并非是封建医,不应该被消灭。您是正确的。现在想成立中医研究院,我看许由里的中医教育就很有特点。还请国华同志为中医多做一些工作。”
沐先生以年纪大了,故土难舍,再加上湖区的水位降下去后,有可能发生一些疫情为由拒绝了。
来人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也没强求。
不过没几天,老军官跑过来,让沐先生把许由里中医所改成中医研究所,除了以前的两个学生毕业后直接派过来,还会派一些年轻学生过来。
“你这里不是教育基地吗,反正已经有了两块牌子,多加一块也不多这一块是吧?”
沐先生叹了口气:“你们都弄好了,才来问我,我能有什么意见?”
谢熠很惊奇地看着沐先生。记忆中谢熠学的是化工专业,算是子承父业,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是并不知道中医还有这么一说。他一直以为废除中医说是在后三十年的事情。
“为什么要废中医?”
谢熠第一次问沐先生问题。
“哑巴总算开口了?”沐先生好笑地把晒干的药片从谢熠的鼻子底下拿开。
沐先生讲最先提废除中医的是光绪五年学者俞樾提出来,是要废医存药。民国二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决定废止中医,不用中药。其后以当时上海医院医务长的余云岫为首的一大批留洋的名人推行废除中医运动,民国一度连教育体系就不能进入。华夏新立,这个余云岫再次提出了废除中医案,被一致反对。但是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最关键的是他在全国的医学院中,教中医的全部采用西医教材。沐先生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赶回了由里。
“现在就算是领袖恢复了中医的地位,但是医学教育从根子上还是西医,他们不反对的是药材。从整个医学基础,就抛弃了阴阳五行,即便是辨证施治,也尽量往西医上靠。所以你师父我回不回去都是一样的,起不到什么作用。”
沐先生笑着说:“中医的核心就是平衡,从环境万物平衡到人体各个系统的平衡。阴阳五行只是系统地分析了现象和阶段,这是从古到今几千年验证过来的,对于人体甚至整个天地来说都接近真理。而且我们更加注重对人的实证,不是用小白鼠和某种细菌做实验,那没有意义,因为药物是在人体内发生作用,人体环境不是实验室的培养皿,而且人体的免疫系统时刻都在对进入人体的物质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西医所谓的在实验室的药效和安全性实验全部都是错误的,从根子上就错了。你还小,说这些你可能不懂,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药是给人吃的,每一个人都一样,都需要进行辩证和对药方进行加减。何况是其他物种,那就差之毫厘,错之千里了。”
沐先生想了想又补充道:“中医还有一点,就是它是针对整个人体系统的医学,中医治病的终极理想就是达到人体各系统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这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一切医学理论,都是以这为基础。所以就算是对于进入人体的病毒,也是要调动和支援人体本身的系统来消灭这种病毒,在这个过程中,人体获得免疫力,达到整体免疫力随之提升。不是把病毒一杀了事,西药的荒谬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能够杀死病毒,然后就用于人体,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同时人体不但不会对病毒产生免疫力,还对药物产生了免疫力。这是荒谬和机械的,是极端落后的医学。不是科学。”
“如果人体杀不死怎么办,比如血吸虫。”谢熠知道沐先生留在由里的一个理由就是叶子湖区存在血吸虫病。
“当然还是要杀虫,万物相生相克,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制约它的药和天敌。这也是平衡的一部分。找到这种药,杀死病虫的同时,以辅助支援人体的配方抵御住副作用就可以了。还是一句话,平衡是关键。他们从根本上就搞错了,要坚持的正是中医的平衡理论,在这个基础上,西药也是药。中医理论中,万物都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