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2)
“这小人精,啥也知道啊。”张香秀看见闺女花一样的小脸儿,心一下子软了下来,亲昵的碰了碰闺女的小手,笑着跟身边的向大海说话。
“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谁的闺女,我向大海的闺女能不聪明?人都说了这闺女随爹,我闺女聪明随我!”
有个聪明的闺女,向大海很得意。
“呸!你说这话也不怕丢人?”
张香秀对着得意的向大海轻呸了声,抱着闺女回家了。
“这有啥丢人的。”
向大海嘀咕着跟在媳妇屁股后面也跟着回家了。
这眼看着东边的天就阴过来了,这雨说不定啥时候就下起来了,得趁着雨还没下起来赶紧回家。
~
等到老向家几个大人都踏进家门的时候,劈了啪啦的雨点就接下起来了,屋外电闪雷鸣,大雨哗啦啦越下越大,向老太带着两个儿媳妇在灶房里做晚饭。
向老头蹲在屋门口,抽着旱烟袋,看着屋外连绵不断的雨点,心情沉重的叹气:
“秋收这半个月,这雨是下了一场又一场,自打进了六月,这雨就这么多,现在还没到七月雨季就这么多雨,到了七月暴雨天,那时候地里的玉米可咋整?”
向大牛看着自己老爹心情沉重的样子,也跟着叹了一口气,他爹的意思他懂,向大牛也是活了三十多年的人了,他生下来就是农民的儿子,自个儿下地干活二十多年了,这农村就是靠庄稼吃饭,这年年庄稼大丰收,农民的脸上一准儿乐开了花,可是要是哪年,老天爷不赏脸,来个大灾年碰上粮食减产,这家里一家老小可就要跟着饿肚子了。
这没粮食吃,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向大牛小时候也饿过肚子,知道那滋味有多难受,他自己受过的苦,可是一点儿也不想叫家里的娃子再经历一次。
可是,这老天爷,这见天儿的下雨,这地里的玉米苗刚种上呢,这要是下雨闹了水灾把玉米苗泡烂了可咋整?
老向家其他的人看着当家人向老头这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心情也是沉重的很。
这其中当然不包括生龙活虎的向老太和小向晴母女俩,这会儿小向晴早在东屋里炕上一个儿蹬着小胖腿儿吐泡泡玩。
而向老太和二媳妇张香秀正在灶房里正白面馒头吃,这不是秋收刚过去,向老太寻思着这秋收十多天,家里人都是下了大力气的,这秋收干活儿挣得公分比平时多不少,这挣了钱咋地这得吃顿好的吧。
向老太想了想,咬咬牙从堂屋里的面袋子里挖了大半盆白面掺上少许玉米面,跟两个儿媳妇和面蒸了一大锅的实打实的白面馒头。
这会儿她正在灶房里看锅,张香秀就在木头墩子上,帮着往灶膛里烧柴。
向老太琢磨着时候差不多了,就打掉大锅上压着的两块石头,揭开锅盖,用筷子压了亚蒸好的白面馒头,察觉到馒头松软正好,向老太对着灶房外喊了一句:
“馒头好了。”
在堂屋里发愁的王红妮起身洗了洗手,冒着雨往厨房里跑。
王红妮进灶房的时候,向老太和张香秀正手脚麻利的把馒头从锅里往面筐里摞,蒸好的馒头白白的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口水直流。
往常要是向老太蒸好了白面馒头,王红妮一准兴高采烈的在边上帮忙,这会儿虽说也在边上帮忙吧,可是脸上没精打采的,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蔫的,看着就不欢气。
向老太就纳闷了,这平常蒸了白面馒头,家里最高兴的除了两个臭小子,就是老大家的了,这会儿老大家的怎么也不高兴了,这是咋了?
张香秀也疑惑的很,婆媳俩对视了一眼,彼此很有默契的没有说话。
等到向老太和两个媳妇端着热腾腾的白面馒头进屋,看着家里几个同样无精打采的大男人,知道了向老头的担忧后,向老太顿时气乐了。
向老太把盛馒头的面筐砰的往堂屋的八仙桌上一方,碰的一声响把屋里的人吓的不轻。
”老婆子,你这是干啥?”被吓着的向老头不乐意了,拉长脸质问。
“我干啥,我想干啥?我还想问问你,你想干啥呢!你这个臭老头子活了五十多年,算是白活了,我问你,现在家里是缺粮食了还是缺水喝了,什么洪灾,什么粮食减产,那都是没影儿的事,就算是日后真有这事儿,咱们早点儿做准备就行了,咋地,现在这事儿还没发生呢,你就在这里唉声叹气的,你日子不过了,还是你唉声叹气,这事就不会发生了?简直是有病!病的不轻!咋地,白面馒头也堵不上你的嘴!”
向老太一顿喷把向老头喷明白了,是啊,现在这事不是没发生吗,这要是以后没这事,他不是白担心一场吗?
就算是以后有这事,听老婆子的早点预备着就好了,这还能咋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活了五十多岁,这大半辈子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嘛?
向老头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