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不能总走老路(2/2)
“草莓也是稀罕物,种出来,农村人吃不起就卖给县里去,县里人吃不起那就卖到市里去,赚的钱肯定比种粮食划算的多。”
“不能总走老路,得寻别的路走一走。”
陈浩的解释,让陈自强等人明白过来,得搞点跟传统不一样的东西,不仅仅是在种植方式方面,种植种类方面也得要丰富。
这样才有钱赚,才能改善生活。
“就是这个道理,政策越来越好,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有钱人也会越来越多,有了钱了,总归是要花销出去。怎么花?无非就是吃喝嫖赌。”陈浩道。
“吃是排在第1位的,除了鱼肉,不就是一些新鲜的东西?草莓,香菇,木耳,等等,这类往常不经常吃的,有钱了后肯定也想要尝一尝。”
玉米之类的东西,少量的,碰了没关系,大量的,像是不到一年赚300万这种,没点过硬的背景,比方父亲,或者老丈人之类的,在相关的系统内认领导职务,一般人真搞不了。
运输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这么大的量,还是粮食种类,真会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抓起来。
“不少田地都搞上了大棚,种瓜果蔬菜,水稻的种植面积小了不少,再种上草莓,还有其他的农作物,也不知道公社那边会不会过来找麻烦。”一名队委干部有点担心。
“这有什么麻烦好找的?三提五统之类的都交上,公社找不了麻烦。”陈自强道,“之前想要找红旗生产队麻烦的人,这会儿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
“谁要想过来找红旗生产队的麻烦,都得要掂量掂量,看看之前的人是什么下场。”
“别忘了,红旗生产队可是有省里的领导下来考察过,做出了指示,完成任务,别的情况,谁敢多话?”
红旗生产队发展方向,与众人的利益高度一致,维护红旗生产队,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这方面,陈自强很清楚。
其他的一众队委干部也都非常清楚,甚至包括红旗生产队的村民,对这一点也有深刻的认知。
日子好过了,兜里钱多了,就会替你说话。
这一点,王红梅和陈大刚的行为和举动已经很好的证明了。
“陈自强大队长说的不错,只要把该交的交了,田地里种什么东西,农民自已说了算,不然为什么分田到户?分田到户不就是为了提高农业种植方式和种类的灵活性,让村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只要不种植违法的东西就成了,无论是种植大米,还是种植草莓,种植香菇,木耳等农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陈浩说道。
“红旗生产队后边有山,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在里头搞几间房子,弄出几片空地,当作木耳和香菇的种植基地,相当于是把荒山给利用起来,浪费不了田地。”
山里头并没有人工种植的经济作物,都是一些自然生长的树木花草之类的,也有些野生动物,稍微的捯饬捯饬,就能用来种植木耳和香菇。
木耳的种植就用段木栽培技术,选用柞木和椴木,在上头种木耳,材料简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