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海子新作!好!好!好!(2/2)
他们谈论海子的诗歌,推崇《伤痕》里的悲剧式结局。
而恰好这一幕,就被闻风赶来的《人民日报》记者一个快门给拍了下来。
毕竟,这已经算得上文学界现象级的轰动事件了。
海子的一篇《伤痕》,彻底的从诗歌转型到了小说创作,并且可以说是刚出道就到巅峰,得到了巴老和钱老这样的泰斗的认可,简直是全国文人作家们,梦寐以求的成就了。
……
而此时,还是那个小院落,慵懒的郭老正躺在椅子上晒着太阳。
弟子李文和急匆匆的拿着一本最新的《人民文学》闯了进来,喊道:“郭老师!郭老师!海子又出新作了。”
“嗯?”
原本在假寐的郭老,也是立刻瞪开了眼睛,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腰背挺得绷直。
“快!文和啊!拿给我看看……”
郭老伸出手去,接到的却不是料想当中的《诗刊》,反而是一本《人民文学》。
“怎么回事?不是《诗刊》么?你刚刚喊的,不是海子出新作的么?”
郭老一阵迷糊问道。
“是海子的新作,只不过,不是诗作,而是一篇叫《伤痕》的小说。您老快看看,写得真的很不错。”
李文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一脸憨厚地说道。
“小说?海子好好的诗歌不写,竟然跑去写小说。他这个年纪,正是写诗的时候,写什么小说呀!”
一听到是海子写的小说,郭老就有点失望。
不过,还是翻开了目录,发现海子写的《伤痕》就在第一篇,立马就又提起了兴趣来。
毕竟,《人民文学》那些编辑们的水平和眼光,他是很清楚的。
能够放在每一期第一篇的文章,是一定要由主编张光年点头才行的,必然是有点东西的。
“海子的小说《伤痕》,竟然可以入得了张光年的眼?那可得好好看看了。”
郭老立马收起了小觑之心,然后在老北京和煦的阳光下,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李文和也不敢打扰郭老看书,就安静地等在一旁。
等了好一会,郭老一口气看完《伤痕》之后,仿佛经历了一遍书里主人公的“伤痕”,仰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怎么样?郭老,海子的这篇《伤痕》,写得不错吧?刚刚我听人说,都有一群激动兴奋的读者,把《人民文学》的编辑部给围了呢!”
李文和笑着在一旁说道。
“好!不错!真不错!”
郭老点点头,说道,“论文章结构,他写得并不怎么样。再看辞藻华丽,也只是朴实无华,平铺直叙。
可偏偏是这样的笔触,才能写出如此真实和动人的故事。
《伤痕》能够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只因为他写出了无数人真实的人生呀!”
说到这里,郭老又来了兴致,朝着李文和招手道:“文和呀!拿纸笔来,我这手痒了,想给《伤痕》写篇评析,一会你给《人民文学》送过去吧!
然后再看看,能不能帮我要一下海子的通讯地址。
如此有趣有才的小友,若是每次都只能隔空神交,简直是犹如隔靴搔痒,人生一大憾事啊!”
……
与此同时,另一边,总政话剧团。
龚雪喜欢诗歌,每一期的《诗刊》都会买。
但是,《人民文学》的售价更高,而且里面经常大多都是一些她不大喜欢的散文之类的,所以她却只是偶尔无聊找书看时,才会买上一本。
早上路过报刊亭的时候,龚雪只是注意了一下,新一期的《诗刊》有没有出来,并没有在意刚刚上架的新一期《人民文学》。
可当她来到话剧团时,却发现几乎整个话剧团的人,都似乎在议论着一篇叫做《伤痕》的小说内容。
“唉!开始我觉得这个主人公很可恶,竟然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决裂,划清界限,这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么?
可是看到最后,又为她感到无比的悲哀,甚至有些同情她了……”
“是呀!你还真别说。这种事我就亲眼看到过几次,我有几个同学的父母是右派,被打倒的。
当时我的同学还上台亲自揭发自己的父母呢!就为了不被连累,还瞎编乱造了一些证据。
不过,现在她们长大了以后,全都悔不当初,和书里的主人公一样……”
“你们说,如果主人公的母亲没有去世的话,她回来以后,又该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呢?她的母亲,会彻底原谅她么?她又会怎么救赎自己呢?”
“这谁说得准呀!不过我身边就有类似的案例,早年和父母决裂,划清界限,但后来父母平反后,又认了回去,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吧!”
……
听到她们讨论得热火朝天,龚雪自己却有点格格不入了,奇怪地问闺蜜张蓉道:“蓉蓉,她们这说的是什么呀?”
“呀!小雪,你还不知道吧?”
原本也在和别人讨论的张蓉,立马将龚雪拉到一旁,塞给她一本《人民文学》,催促道:
“赶紧看看吧!你的心上人全新的大作,小说《伤痕》,写得简直是太好了。”
“什么?什么心上人!蓉蓉,你可别乱说话。”
被张蓉这么一说,龚雪立马就脸红心跳,还好周围其他的同事们都在专心说话讨论,并没有人注意到她们这边。
“海子呀!我是真没想到,海子不仅是诗歌写得美,连写起小说来,也这么的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一生……”
张蓉说着,指了指《人民文学》目录上的第一篇《伤痕》说道。
“啊?真……真是海子写的?那我先看看。”
一看到真是海子的作品,龚雪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立马拿起《人民文学》,往旁边的台阶随便一坐,就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